[自制hires][2014]孟萌/刘泓君 - 扶桑树(flac)[192kHz/24bit]
分类: 声乐
雪豹骑士 于 2025/10/6 1:19:43 发布 363 次浏览
鉴于其他网盘使用的体验问题,从今天开始使用蓝奏云。
本次的hires是在修复版的基础上使用索尼dsee引擎重制而成,至于为什么使用索尼的dsee而不使用企鹅或者冈易这类公司的模型,下面会有说明。
1、为什么追求hires
决定音质的三个要素:采样率kHz、位深度bit、动态范围DR
核心原理:奈奎斯特采样定理(Nyquist Theorem)这是采样率的底层逻辑,决定了“需要多高的采样率才能还原声音”:
要完整还原某一频率的声音,采样率必须至少是该声音最高频率的2倍。要还原20KHz声音,采样率需满足“≥2×20kHz=40kHz”。这也是CD选择“44.1kHz”的核心原因——略高于40kHz,能留出一定冗余,避免高频还原失真。BUT(注意这个but)奈奎斯特定律的前提是“理想抗混叠滤波器”——能瞬间切断超过“采样频率一半”(44.1KHz的一半是22.05KHz)的高频信号,避免混叠失真。但现实中不存在理想滤波器,它需要一个“过渡带”(从开始衰减到完全切断的频率范围)。48KHz、96KHz、192KHz能捕捉更多高频细节(如小提琴泛音、鼓点的高频泛音)这些超高频泛音虽不可闻,但会通过“谐波耦合”影响可听频段的听感(如让乐器更有“空气感”、人声更细腻、声场更开阔),本质是通过更高采样频率,更完整地还原原始音频的“信号全貌”。理论上来说DSD更接近真实的音频信号,因为bit数只有1位,但是换来了近乎无限的采样频率,使得声音信号看起来更像是连续的,但相对的DSD的动态范围稍弱于 PCM,这也是pcm的多比特优势,一般来说32bit就完全可以满足音频制作,网络上流传的所谓超过32bit的pcm“母带”都是没有意义的。
2、为什么使用DSEE
第一、索尼作为老牌音频公司技术实力雄厚,相对来说研发实力也更强,底蕴不是企鹅和冈易可以碰瓷的
第二、索尼的DSEE研发是基于他自己的母带库数据,索尼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母带库之一,所以DSEE引擎可以通过大量母带数据来进行修正错误,使得自己的算法接近正确的结果。
第三、不推荐使用国内其他的音频模型,企鹅、冈易、ku狗等等,因为没有母带数据作为支撑,而且这些平台上有许多假无损,他们无法确保自己的算法能接近正确的结果。就好比一张8+7的卷子被撕掉上半部分,你使用算法去猜结果,DSEE因为有大量的母带纠错,它可以算出缺失的一部分,而其他没有母带作为支撑的模型可能就算出6+1/6+7.
密码: gmgard.com
链接:
- 蓝奏云 提取码: 87fn